2. 测量血压应采用标准测量方法及经过标准方案校正血压的仪器。
任武贤表示,取消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对有特色产品、有专利产品的药企是利好。5月12日,亚宝药业(600351)召开2014年年度股东大会。
他表示,这几年公司在资本运作方面做的不好,但下一步要在这方面寻求突破。据了解,近两年,公司的产品线逐步聚焦儿科、心脑血管两大用药领域,规划形成以丁桂品牌统领的儿科产品系列,以亚宝品牌统领的中老年慢性病用药系列和以百喻品牌统领的妇科用药产品系列。但在标的资产的选择方面,公司看重的还是产品,而不看重资产。另外,还建立了研究院山西中试团队,加强了与公司其他业务系统间的沟通效率,推进了中药提取中试生产线、化学合成中试生产线的建设。他表示,公司规划要以创新为核心带动企业发展,做中国医药企业的优秀代表,做大健康的优秀品牌。
任武贤表示,今年公司重点工作还是调整产品结构。要停掉一些次要产品,要保证丁桂儿脐贴等重点产品的生产。第三阶段(1982年至今):开启转基因种子新篇章。
美国游行者反对婴儿食用转基因食品在美国洛杉矶和巴西里约热内卢有相似的场景。另一场在法国西部城市雷恩进行的抗议集会上,一张海报写着:想要集体自杀?使用农达吧。孟山都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中国农业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农业企业模式探究意义重大。这一阶段,公司收购FarmersHybrid,布局种业,之后成立孟山都Hybritech种子国际公司。
关于孟山都:孟山都真的有那么恐怖吗?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另外,公司向客户提供资金、信贷、农业技术等农资配套服务,发挥协同效应。
孟山都最开始从事糖精的生产和销售业务,之后扩展至咖啡因和香草,后因化工产品需求萎缩和美国农业新政,公司逐步向农药领域探索。纵向上,公司从上游研发环节入手,延伸至中游产品生产和下游推广销售,形成产供销的全环节控制因为该领域利益集团庞大,很难设想其未来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未来普通的民众都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好的、更优秀的专科医生。
只有医生护士人力资源市场化,才能导致高水平医护收入上升,才能导致这个行业具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近日,看到国外VC资本家们谈到的2020年的趋势,觉得还可以再写一篇这样的文章,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一旦医改成功,医护的临床能力将会市场化,他们的劳动将会得到合理的报酬。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进展会更肯定些。
现在的问题是谁来付钱?如果克服了这个问题,市场化的慢病管理技术将会大发展,结果是为普通人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医疗保健服务,同时也能大大节省医保支付的费用。如此重要的话题放在后面,是因为在近期看不到医改成功的可能性。
2.精准医疗得到普及最近奥巴马提出的精准医疗,获得了全球的关注。1.人工智能技术大幅降低误诊率现在即使是梅奥这样的机构,据说初诊失误率也高达40%,有人估计国内医院的初诊失误率高达60%甚至更高。
9.肿瘤治疗技术获得突破随着精准医疗的推进,干细胞技术、细胞治疗技术、新药物的进展,癌症患者生存期会大大提升,有部分癌症通过预防性治疗得到避免,有部分甚至能彻底治愈。由于基因筛查技术的进展,未来的精准医疗和我们一直在说的4P医学,有望变成临床现实。现在的障碍主要还在于,全基因组筛查的结果和疾病的联系仍然不够清晰和具体。2020年中国医学的十大趋势 2015-05-26 08:35 · angus 近日,看到国外VC资本家们谈到的2020年的趋势,觉得还可以再写一篇这样的文章,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因为这部分人群公立医院没有能力、意愿去做,同时中国的全科医生难以形成有效的保健力量(在可预见的将来都无法形成,主要原因是合格的医生难以培养出来),慢病管理领域会成为市场力量占主导的领域。初诊失误率太高是当前医学的核心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医生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未来能否通过大数据积累、人工智能技术,来支持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从而降低误诊率?我对此持乐观态度。
精准医疗的基础是个人基因筛查,据说现在个人的基因筛查成本已经降到了70美元,而且成本还在快速下降、筛查速度还在提高。可能远程的专家们只需要参与手术方案的制定、负责最关键的手术环节--这和现在大专家们在自家医院干的差不多。
5.廉价手术机器人让远程手术普及手术机器人源自航天计划,它的本意就是为了解决太空人的远程手术问题。7.医护专业人员准入门槛将提高为什么中国的医生护士水平差距这么大?为什么医学院吸引不到最优质的生源?就其本质而言,是因为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上,医护的收入不具备竞争力。
4.在线继续医学教育将成为主流现在还需要通过出差、旅行去参加一场学术盛会,这样做经济和时间成本过分高昂。但确实已经有部分能用于临床了。
3.远程医疗大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将进一步发展,网速将进一步提升、流量费将会进一步下降至很低的水平,在高网速、低流量费的前提下,大数据云端存储和云计算可以实现,这与视频技术支持相结合,将导致远程医疗会成为现实。放到2020年来看,有理由对此保持乐观态度,虽然其实我还不太能肯定。10.慢病管理将会市场化和网络化现在通过移动互联网,完全能够对慢病患者进行有效管理、进行更好的服务。这样复杂的系统不会很快变成现实,但技术正在十倍的速度发展,2020年应该可以大规模应用了。
如果基层吸引不到医生,就用赤脚医生来代替的政策不变化,医生护士的门槛就无法提升。6.医改有望获得成功到2020年,我国的医改能解决最基本的问题吗?--医护自由执业、医疗市场开放、医疗医药分开、医疗价格合理、政府管基本和基础医疗、靠市场解决大部分需求?我认为是可以乐观的。
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制药工业得到了过多的保护,存在太多的行政干预,结果民族制药工业不需要按照国际规范市场的要求研发产品就能获得很好的回报。而只有各个层级的医生职业都具备吸引力,医护的准入门槛才能提升。
8.制药业继续摆烂和器械业提升我们的制药工业不但不能研发出国际水平的创新药品,而且也无法制造出优质的药品。未来的远程学习技术,能够将大专家和普通医生,国内医生和国外医生,科学家和医生,医生和医生、医生和全球的学习资源更好的联系起来,他们将能够在手机上随时随地地发起学习和同行协同交流,这是未来的CME图景。
结果全科医生的数量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多,这为中国的初级医疗保健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现在可能不需要再走英国的全科医生模式了。远程手术室中,仍然需要麻醉、护理、当地外科医生的监护。与此相比,医疗器械企业有很大可能性在基础的医疗器械设备制造领域取得最重要的地位。这个问题,未来20年能够改善吗?我对此不乐观。
现在因为价格问题不够普及,未来如果手术机器人能够成为医院或者诊所的标配,外科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半径将极大扩展。能彻底攻克癌症吗?这个问题,要留给时间来回答。
很显然,现在可能正处在技术突飞猛进的战略转折点上远程手术室中,仍然需要麻醉、护理、当地外科医生的监护。
精准医疗的基础是个人基因筛查,据说现在个人的基因筛查成本已经降到了70美元,而且成本还在快速下降、筛查速度还在提高。由于基因筛查技术的进展,未来的精准医疗和我们一直在说的4P医学,有望变成临床现实。